您的位置:首页 > 恐怖 > 侄女婿(我的侄女婿)

侄女婿(我的侄女婿)

侄女婿(我的侄女婿)

我的侄女婿叫刘陆军,是河南省驻马店平舆县人。虽说是晚辈,其实还长我半岁。他出生那年,驻马店因板桥溃坝,发生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洪灾,许多人丧生于洪流,襁褓中的军因为母亲拼死护庇,才幸运地得以生还。

军从小聪敏好学,成绩优异。因为家境贫寒,初中毕业那年,懂事的军提出要外出打工挣钱,父亲知道他想把就学的机会让给弟妹,只好含泪应允了。

为了生计,年少的军什么苦力活都做过。他先到湖南娄底,当起了小贩,整天踩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,贩些馒头来卖。当时,一个馒头仅赚两分钱,几个月下来,生计常常难以维系。军又来到广东的一个小镇,拎过灰桶,分捡过垃圾,最后到手的一点薪金连最廉价的旅馆都住不起,每晚只能睡在郊区的一个祠堂里。后来,军又辗转来到东莞,给一家洗车店洗车。这是一家客源层次较高的店铺,经常有许多老板光顾。军工作勤勉踏实,为人机灵,又长得英朗俊俏,很快被一个大酒店的老板看中。军在这家大酒店从传菜的服务生做起,一直做到酒店的调酒师、管理员,凭着聪颖好学,军不管做哪行业务,都能精益求精。

96年的夏天,酒店派军前往深圳的一家酒店学习管理。那时,我的侄女霞也正好在那家酒店当服务员。霞第一眼看到军时,他正在大堂抡着一个拖把打扫卫生,身着一件竖条纹棉衬衫,下身穿着水洗牛仔,看起来干净利落。而军也被长眉秀脸,娇小玲珑的霞吸引。就这样,他们相爱了。尽管两人天各一方,只能鸿雁传书,可爱情却让彼此的心丰盈而幸福。

相恋三年后,军和霞一起回到武汉,在坊城的任家湾落了户。他们结婚时一贫如洗,连个窝都没有。堂哥就把屋旁的半个地基让出来,他俩借债建了个小屋。上下两层加起来不足80平,楼上只有一间卧室,楼下用堵墙隔开,成了客厅和厨房。尽管房屋窳陋,惠质兰心的霞却布置得十分温馨。

那时,坊城的工业并不发达,军很难谋到一份合适的工作。为了生计,也为了尽快偿还债务,军只好买了辆“电麻木”,夜以继日,风里雨里地在街口守候乘客。彼时坊城正面临交通改制,军无法办理运营执照,属于非法车辆。有一次被交通大队管制,关了一个多星期才被释放。还有一回,遇到一个坐“霸王车”的地痞,下车不但不付钱,反而嚣张跋扈地要挥拳打人。幸好军机灵,见势不对及时开车逃离了。生活这般艰辛,军和霞却总是恩爱如初,互相勉励。有一回,军的一个“电麻友”给了他一个苹果,他竟一天都舍不得吃,直到夜深回家,从怀里拿出揣了一天的温热的苹果,递到霞手里。霞后来对我说,就在那一刻,她内心已跟定这个男人一辈子。

后来,坊城的“电麻木”被彻底取缔,军和霞一起来到浙江义乌的绣花厂打工。他们不在同一个工厂,却还算近。平时各人住各人的集体宿舍,只有双双休息时,才能手牵着手在大街上逛逛,就当是夫妻团聚了。在义乌打工的那两年,他俩勤扒苦做,节衣缩食,终于在结婚后的第三个秋天,还清了所有的债务。夫妻俩开心地来到一个江西瓦罐汤馆,买了两碗鸡汤,当是犒劳一下这三年里奋力打拼的自己吧!

彼时,军和霞才下定决心要个孩子。那年冬天,身怀有孕的霞只身一人回到坊城待产,军继续留在义乌的绣花厂打工。那时的薪金微薄,军常常每顿只吃五角钱的饭菜。为了节省邮资,他总是把薪金积攒几个月后才一起寄回坊城。霞在家中也十分节省,抽屉里的生活费由百元用到十元,最后用到叮当作响的硬币。幸好娘家近,堂嫂自留地里种有许多菜蔬,这也为她节省了不少生活开销。霞在孕期喝得最多的是鲫鱼汤,因为鲫鱼最便宜。临产前的一段时日,她特别想吃香蕉,后来忍不住到水果摊前问价,老板斜睨着她,不耐烦地说:“你买不起的。”霞忍泪回家,终于大哭了一场。

霞的预产期是夏天,军提前一周回到坊城。产前体检,医生说她羊水过少,只能剖腹产。可不知是霞对麻药不敏感,还是剂量过少,产床上的霞痛得肝胆俱裂,产房外的军也心痛得冷汗淋漓,泪如雨下。一个多小时后,霞终于顺利生下了胖乎乎的儿子,军为儿子取名:骐瑞。骐为千里马,军希望儿子将来能成为千里良驹,驰骋疆场。

骐瑞的童年与少年,与父亲的记忆并不多。为了这个家,军不得不长年在义乌打工,只留下霞在坊城照顾孩子上学。军在工厂勤勉工作,业绩突出,年年被评为义乌市优秀外来建设者。而霞在坊城也把骐瑞教育得十分优秀,不仅成绩优异,课余还学习书法,象棋,篮球。天气晴好时,霞还经常与孩子一同骑行花山绿道,领略大自然四季的美景。

骐瑞初三那年,军终于下定决心,辞去义乌的工作,回到坊城,和霞一起在一家私营企业上班。虽说收入不丰,一家人总算团圆了。此后,每一个清晨,霞再也没有起过一个早床。每天夜里,军都要提前备好翌日的早餐食材。而军实在是个聪明透顶的人,不管什么美食,只要一看食谱,总能现学现做。他做的早餐,可以一个月不重样:牛排,手抓饼,菠萝炒饭,扬州炒面……各色美食他样样拿手。军最拿手的是糯米鸡。头天把糯米蒸熟,拌上千张香干肉末笋丁,调好作料,用荷叶包好,存于冰箱。翌日放在蒸鼓蒸透,诱人的香气弥散在家中,让人一天都是暖暖的。

军不仅是个慈父暖男,在大家庭中,他更是事亲至孝,友爱弟妹。每年的大年初一,我们都会去堂哥家拜年,中午就在他家吃团年饭。大家嗑瓜子絮家常时,军一个人在厨房忙里忙外。中午,热腾腾的美食就摆满了两大桌。人人羡慕霞找了个勤快丈夫,堂哥有个孝顺女婿。前几年,堂哥不幸罹患肺癌,也多亏了军跑前跑后,床前榻下,尽心服侍。在堂哥临终前的一段时日,军更是衣不解带,席不安寝,整个人瘦得变了形。在堂哥的葬礼上,军手执哀悼书,想到堂哥生前的恩慈,竟是泣不成声,涕泗横流。

在外辛苦务工半生,军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。虽说仅仅念完中学,可这些年来,他一直自学不辍。对待骐瑞,他不仅是慈父,更是严师。尽管儿子这般优秀,可军从来不放松对他的勉励与鞭策。为了帮助骐瑞学好文科,他每天都要关注时事政治,世界要闻,好方便与儿子交流。平时只要一有时间,他就捧起骐瑞的课本,自学自悟。休息时,他必定会陪骐瑞下盘象棋,为他释放学习压力。而父子俩对羿,总是杀得不分伯仲,难解难分。霞则在一旁端茶递水,安静观战。

骐瑞在中考中了状元后,便立志报考清华大学。为了帮助孩子实现梦想,军向老师咨询了清华大学的强基计划。自高二起,他便和骐瑞一起努力,开始实施强基计划。高中三年里,军天天坚持给骐瑞做好丰盛的午餐,一家人就在车里边吃边谈心;每天晚上,他都陪伴孩子挑灯苦读到夜深;翌日凌晨,又准点起床为孩子准备餐点,冲好热牛奶。军不仅在生活上精心安排,对于孩子的内心小宇宙,更是呵护备至。只要骐瑞的思想有些许波动,敏锐的军总能及时洞悉。凭着丰富的阅历,开阔的格局,缜密的思维,伶俐的口才,军总能让孩子拨云见日,柳暗花明。今年高考,骐瑞以强基计划的优异成绩,顺利考取清华大学,并作为大学新生代表发言,立志要回报家乡,扎根人民,奉献社会。这些话语都是军平时给予孩子的谆谆教诲。那一瞬,军的眼睛湿润了,他一把拥住霞的纤肩,给她一个深深的热吻。

沈从文热恋张兆和时,写过无数情意绵绵的情书,他说:“我走过许多地方的桥,看过许多次数的云,喝过许多种类的酒,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好年龄的人。”虽然军从未对霞说过如此浪漫的情话,可他已然用半生为她书写了最美的情书。

侄女家的微信群名叫:陆明瑞,这是一家三口名字的组合。军的微信头像是一句心灵感悟:愿所有的美好不期而遇。是的,所有的美好,与最美好的人,终将在未来,不期而遇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